“坚决不帮!”——7月22日,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因洪涝宣布进入灾难状态,街道被积水淹没,房屋坍塌,12万人紧急撤离,这些场景传遍全球。然而,直到第三日,中国官方救援却不见踪迹,这和以往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。2021年台风“雷伊”袭击菲律宾时,中国大使馆迅速调集20万份食品包和472万公斤大米;2022年热带风暴“尼格”肆虐,中企工程队直接奔赴灾区清障救人。这次的沉默,到底意味着什么呢? 其实,国际关系很复杂,背后有着诸多因素。近年来,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,多次触碰中国的底线。一边接受中国的援助,一边又在南海争议地区和域外势力眉来眼去,搞联合军演,试图在南海问题上谋取不当利益,这让中国民众感到不满,也让两国关系变得微妙 。在外交上,中国向来秉持着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原则,援助不是单方面的付出,而是基于友好的国际关系和相互信任。当信任的基础被动摇,援助的节奏和方式自然也会受到影响。这次救援的“迟到”,或许也是中国在用行动向菲律宾表明,维护友好关系需要双方共同努力,任何破坏信任的行为,都会带来相应的后果。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。
评论列表